夏朝传说第二百八十五章
夏朝传说第二百八十五章,葛鳩在信阳城下的牛刀小试,让利策坚定了自己的判断,明白白矾色厉内荏,并不想真正和朝廷为敌,下面的问题就是要想,如何可以采取以打促和,早日结束这场没有任何意义的战争了。就派出探子,围绕信阳四周的城镇去探听信息,从而找出灵丹妙药,治愈有易族这个脓包。
几天后各路探子纷纷送来消息,经过分析,利策知道除了信阳之外,其余的城镇都防守薄弱,士兵也不多,于是利策就制定了骚扰信阳城外市镇的计策,激怒白矾,最后逼使他的部队出城和他们打一仗,利策明白,谈判只靠嘴巴是不行的,最终还是要靠硬实力,只有把包袱打疼了,他才会认输,签订城下之盟。计划制定好,利策就把办法对葛鳩交代了,让他组织小股部队,不断袭击信阳周边的城镇。当这些城镇叫苦不堪,白矾就不能不给治下的民众一个交代,要么停战,要么把朝廷的部队消灭,因为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。
此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,葛鳩指挥的部队化整为零,分成三百,五百不等的部队,分别袭击信阳周边的市镇。但是并不派兵攻打信阳。
被骚扰的市镇没有办法正常生活,自然要找白矾,他是侯爷,这个区域是他的领地,不管是不行的,但是派军队出城又怕中了利策的计策,因此白矾只能是左右为难。但是各个不能正常生活的市镇官员不会管白矾有多烦恼,我们是你的属民,出了事你不管,以后就别让我们上缴贡赋了,因此他们不断派人来信阳催促,让白矾派出军队去保护他们。白矾一来没有这样多的部队,二来怕派出的小股部队被利策的军队一口一口地吃掉,因此白矾只能举棋不定,迟疑了一个月之久,连白丁,白虎都不干了,明明白白地告诉白矾,再这样下去,人心就完了,最后就算朝廷大军撤走,这些市镇也不会归属信阳管束了,因为他们在有难的时候,信阳方面并没有拿出办法,因此他们两个就对白矾说,不管是战,是和,必须拿主意了。
白矾当然想拿主意,只是感觉拿不了,万般无奈之下,只好开会,希望依靠大家的力量,做出最合理的决定。利禄还是第一个说话,主张和朝廷讲和,因为他认为,有易族没有办法和朝廷抗衡。但是立刻遭到了白虎的反对,白虎对白矾说:“父亲,就是讲和也不能在这种情况下讲,这个时候讲和,只能是签订城下之盟。朝廷的条件一定非常苛刻。”
“你说的当然有道理,只是不讲和怎么办?我们没有能力保护本地区的安全,除非我们能够消灭朝廷的部队,但是事实在告诉大家,朝廷的军队非常狡猾,并不跟我们大军正面作战,也不来攻打信阳,而我们也不敢派出小股部队出城,如果派出大股部队,我们又找不到利策的主力部队,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。”白矾说完叹了口气,利策的做法让他头疼,实在没有良策解决这个问题。
“当家的,我派出的探子已经打听清楚了,利策所谓的主力部队一共只有两千兵马,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他们集聚的老巢,将他们包围,完全可以吃掉他们。”白虎说。
“你的情报准确?”利禄插话说,因为探子开始送来的情报,是说朝廷的几万大军都出动了,现在怎么只有两千兵马?这个差距太大了。
“可靠,我们的探子在城外抓住了他们的传令兵,传令兵告诉我说,南北大营的军队的确出城了,但是走了五十里就回去了,真正来到信阳的部队只有利策指挥的两千步兵。”白虎说。
“原来朝廷和我们玩障眼法,看来朝廷真的拿不出部队作战,这才不得已派利策领兵来冒险,如果是这样,我们就要找机会,把这两千人马包饺子。”听说只有两千人马,利禄也来了信心,不再主和了。
但是白矾还是不愿意打,主要是担心打不赢,那个时候再讲和,有易族就成孙子了,朝廷开出什么条件都必须无条件接受。如果没有开打,有易族并不是真正和朝廷对抗,自己的实力也在,讲和也好讲。
“就算我们能够打败利策的部队,可是朝廷再派来援军怎么办?”
“朝廷如果部队够用,干嘛不一次性地把部队派足?反而像下饺子似的,一个一个地往外拿?”白虎感觉白矾的怀疑多余,就没有好气地说。
“当家的,我看二公子说的有道理,不用迟疑了,抓住机会就做一把,如果消灭了这股部队再和朝廷谈和,我们也多了本钱。那个时候就不是我们看朝廷眼色做事,而是要朝廷看我们眼色了。”利禄说。
“好吧!既然你们都同意打,那就从现在开始进行准备。”白矾见大家都同意打,不再迟疑,终于下定了决心,随后对白虎和白丁说:“你们两个挑选部队,既然朝廷有两千人马,你们就准备四千人马,数量上多一倍,胜利的把握也大一些。二当家的准备守城的事情,不能顾头不顾腚,只想着进攻被利策偷袭了。”
“是,当家的。”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,就去准备了。
其实传令兵被抓,是利策的故意安排,为了把白矾的部队调出来,必须准备诱饵,因为利策明白,前面的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,经过一个月的不断出击,信阳城外的市镇,已经被他们闹的人仰马翻,民不聊生了,他相信,当这些地方官员把催逼的消息送进城里,白矾就是不想动也不能不动了,因为白矾没有办法保护这些市镇,那么就剩下两条路,一个是立刻和朝廷和解,答应做朝廷的顺民,一个是消灭他的部队,给当地一个宁静的环境。既然到现在为止,白矾没有派人来讲和,那就是说,他在准备第二个办法,这也是利策盼望的,因为利策明白,不把白矾打疼,就算他勉强和朝廷讲和,条件也不会低,而这是泄不会允许的,因此利策也在做大战前的准备工作。
为了打赢这一仗,利策已经秘密派人去了京城给泄送信,要求增援五百弓弩手,而且让他们离开京城的时候昼伏夜出,以免走漏消息,之所以利策没有多要士兵,是因为怕泄没有兵可派,再则有了这五百专业弓弩手,只要带足了弓箭,也可以当几千士兵启用了,为了保密,这个消息连葛鳩也没有告诉。
利策把战场安排在,现在居住的和平镇,这里人口不多,南北一条通道,进入镇子的大路两边都是茂密的树木和灌木丛,只有靠近镇子中心部分,住户和商家才茂密,利策准备把战场放在入口处了大路上,因为他预料,如果白矾知道他们就住在这里,会派主力部队来攻打,既然镇子只有南北出口,当然就可以派出两支部队南北夹击,堵死他们外逃的道路。利策的打法是,阻击一路,消灭一路,因为都消灭对方,他手里的部队不够用,他也不能请求朝廷调大兵。一来朝廷无兵可派,二来也容易走漏消息。如果他的计谋得逞,他相信,白矾就会吓破胆,就可能乖乖地坐下来进行谈判,答应他提出的一切条件。
为了这场战斗的胜利,他亲自带着葛鳩等将领,从东走到西,查看地形地势,开始并没有告诉他们干什么,后来葛鳩憋不住一再问,利策感觉告诉他们也没有关系了,这才对葛鳩说:“葛将军,你不是一直在骂娘,说朝廷的军队不应该像山寨土匪似的,偷偷摸摸去打仗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说是这样打仗不过瘾,不是大丈夫所为?现在我就告诉你,你要求的整整规规打大仗的机会来了,就在这和平镇里。”
“大人,你不是在开玩笑吧!我们住在这里,有易族人根本就不知道,怎么可能在这里打仗。”葛鳩问,他的确对利策的游击战术很不满,因为他们是朝廷的正规军,而且是主力部队。这些天的战争,完全是散兵游勇的打法,而且所骚扰的市镇,几乎就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,第一感觉就是水牛掉井里,有劲使不上,如果不是对利策超级信任,换了是别这样指挥,早就尥蹶子了,但是对利策不能,利策在他心理是正确的符号,是神奇的代名词,这个是镌刻在骨子里的,没有办法,人和人之间,一旦产生了崇拜情结,就像猛男遇到了美女,肯定是魂牵梦绕,无法摆脱。
“这个还不好办,我们通知他们就是了。”利策半真半假地说。
葛鳩感觉利策又在开玩笑,怎么可能主动去告诉敌人,朝廷部队就住在和平镇,随后就明白了利策的意思,裂开嘴笑着说:“你是要故意泄露秘密,让他们来攻打我们。”
利策撇撇嘴没有回话,心说这样简单的问题,小孩子都能够想明白,葛鳩还是转了一个圈子才明白的,真是愚昧的可以。
“我们现有的部队分成两支,一支部队负责打阻击,不让对方进入镇子,一支部队负责埋伏,然后出击全歼进入镇子的有易族人,你准备带领那支部队?”利策说完后故意问。
“当然是埋伏的部队。”葛鳩想也没有想就说,打阻击是被动挨打,做埋伏是为了打击别人,一个痛快无比,一个憋憋屈屈,以他的性格怎么可能选择憋憋屈屈的工作。
“埋伏部队,在有易族人的主力不全部进入伏击圈子,不能被对方发现,你能够做的到?”利策故意这样说,他当然知道葛鳩是可以做到的,但是为了保险,还是采用了激将法。
“丞相是隔着门缝看人,把人看扁了,我葛鳩好歹也是大将军,连遵纪守法都做不到,这个大将军头衔就要扔大街上了。”葛鳩一脸不屑地回答,感觉利策瞧不起人。
“好,这支部队就交给你带,但是你必须选择一个善于打阻击的军官给我,我好交代他怎么做。”利策说,因为他对军官的名字刚刚熟悉,至于他们的秉性就所知不多了,因此需要葛鳩提供。对于葛鳩来说,这个当然不是问题,因为这些军官,都是他亲自考核后带出来的,就举荐了一个叫摹本的军官。这件事就算完了,现在利策需要考虑的,是朝廷秘密进入的五百弓弩手加入那支部队,作为攻击手自然是最适合的,但是他的部队人数太少,给予打阻击的部队人数不会多,如果弓弩手交给打阻击的部队,凭他们的射杀力,阻击优势就增加了几倍,最后利策还是决定,把这支部队交给打阻击的军官。
四
白虎派出的密探,果然得到了朝廷军队秘密驻扎在和平镇的消息,军队人数也弄清楚了,两千人。白虎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白矾,虽然白矾不愿意和朝廷军队作战,但是这样明确的消息摆在那里,不动心是不可能的,就像狼看见了鲜肉,明知道有危险,还是忍不住会冒险的,这是由狼的本性决定的。
在白矾看来,如果这一次全歼朝廷军队,朝廷震怒是一定的,第一个可能是继续派遣军队来信阳,目的么?当然是报复。当然,还有另外一个可能,忍气吞声,因为朝廷派不出那么多的军队,只能吞下苦果,那么按照朝廷的状况,再一次地派出四千以上的部队是很困难的,如果只是派遣少量部队,最后的结果还是送死。如此的一分析,白矾决定,打这个仗,如果赢了,就和朝廷谈判,有易族以后相对独立,并且形成法律,世世代代不能违反,有易族只是名义上归顺朝廷,自己不得称王,还是叫白候,实际上就是听调不听宣,像取得这样的谈判结果,当然要让朝廷惧怕。
“父亲,你还犹豫么?”看见白矾半天没有说话,白虎又忍不住了。
“没有。”白矾摇摇头说,然后道:“你和大哥各带两千兵马,分成东西两路对和平镇出击,和平镇只有镇中心的一条大路,其余道路坑坑洼洼,所以你们出兵要快,攻击也要快,千万不要让朝廷军队进入镇子深处,这样才可能围而歼之。另外我要提醒你们的是,对于利策等重要将来,能够活捉的就不要打死,对士兵也一样,死人越多,结仇越深,不利于以后的谈判。”
“父亲还是不肯自己称王?”白虎听白矾这样说,有些失望地问,他之所以对于和朝廷的战争非常起劲,就是想有一天做上王太子,当父亲半年之后,自己坐上大王的位子。
“不,我不要那个虚名,我要的是实实在在地在信阳地区称霸,这就够了,在我们实力不够的时候,匆忙称王就是树大招风,会招致很多诸侯嫉恨的,这是得不偿失的买卖,所以你也不要做这个梦。好了,你去准备好了,明天就行动,免得夜长梦多。”白矾说完就坐了下去喝茶了,因为此时此刻,他不想把时间花费在没有用的事情上,随后命令仆人去把利禄请来,和他商量防守信阳的事情,他必须做好两手准备所谓狡兔三窟就是这个道理。他之所以只给白虎,白丁各带两千人马,而不是每个人四千人马,就是担心他们失手后,利策大军会进攻信阳,那个时候信阳空虚,没有力量防守,那是灾难型的。对于他来说,就算失去儿子,也不能失去信阳,信阳是他一生的心血。
白虎离开了白矾,就去找白丁了,虽然对于父亲的患得患失,小富即安的想法,做法很不高兴,但是眼下也只能如此,先拿下和平镇再说,他不相信,消灭了利策的大军,朝廷会和父亲谈判,朝廷再不济也是大国领袖,怎么可能吞咽这样的耻辱,签订城下之盟?这是父亲的一厢情愿,看来只有父亲碰的头破血流才会听进去他的话。见到白丁之后,转达了白矾命令他们出兵的命令。两个人就开始分工,谁走东路,谁走西路,进入镇子后如何围剿朝廷军队,研究好之后,就各自去自己的部队进行部署了。
第二天上午,有易族的两路大军东西对进,飞快地逼近和平镇。利策自然是做好了准备,东路方面,派出了小股巡哨部队作为诱敌,这支部队只要遇到有易族大军,就顺着大路撤向镇子里,给攻击的部队造成的感觉是,这支部队是去报信的,因此他们很可能快速追赶,因为他们不希望这支部队回去报信,如此一来,有易族东线部队就容易毫无顾忌地进入和平镇,最后落入利策为他们的设计好的口袋阵里,因为利策的打算是吃掉一股,就选择了东路敌军。至于西路,利策把朝廷秘密到达的五百弓弩手全部配置在这里,成扇面铺开,他们的目的不是消灭西路军,而是阻止西路军进入镇子和东路军回合,因为利策明白,自己军队人数太少,同时吃不掉有易族的两路大军,如果想要击败是可能的,但是利策要的战果是吃掉一股,其实就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打法,这样一来,只要这五百弓弩手能够挡住西路军进入和平镇,就完成了任务。利策相信,凭借五百弓弩手的专业技能,面对人数虽多,但是并没有多少厚重盾牌的西路军,完成任务是可能的,只要他们能够挡住西路军,东路方面在葛鳩亲自指挥下,吃掉这股敌军也是有可能的。
口袋已经张开,诱饵也准备好了,就等着有易族人自投罗网了。果然,太阳升起之后,大概过了两个时辰,东路方面就传来的厮杀声和大部队的跑步声,是利策派出的诱敌部队和白虎率领的东路军交火了。白虎的部队之所以来的这样早,他的打算是秘密靠近和平镇,然后突然杀进镇子里,这样没有准备的朝廷士兵就容易慌乱,慌乱之后的抵抗力当然就弱了很多,然后他的部队要全力厮杀,直到朝廷部队彻底丧失了抵抗力。至于白矾的指令少杀人,多抓俘虏,白虎是不会遵守的,激怒朝廷是他的目标。
白虎发现朝廷的小队士兵,第一感觉这些士兵是巡哨的。第二感觉他们已经发现了自己率领的部队,第三感觉是不能让这些士兵活下来,否则他们就会回去报信,因此一方面命令士兵放箭,一方面快马加鞭地追赶,希望在他们没有进入和平镇的时候就消灭他们,因此就一路追来,只是已经看见了进入和平镇的路口,他们和逃跑的哨兵还是有一段距离,而镇口并没有任何动静,也没有人出来。其实这是利策的败笔,他应该想到敌人追到镇口的时候,如果没有看见活动的人影应该能够想到不对劲的,在军事上,任何反常的现象都是不正常的,偏偏利策因为要保护镇民,忽略了这一点,如果这个时候白虎发现了可疑,停止追击,利策这些日子布下的迷魂阵就泡汤了,就是俗话说功亏一篑,因此对于谋略家来说,设计计谋的时候,不能出现百密一疏里面的“疏,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但是利策的运气非常好,并不是白痴的白虎,此刻被利益诱惑的,变成了白痴,因为他满脑子是进入和平镇,趁利策的大军没有准备,将他们全部歼灭,根本上就忘记了,当你想消灭别人的时候,一定要想到别人也在准备消灭你,因此首先要做到,自己不被消灭。用**的军事理论来说就是:保护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。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,你才可能赢得胜利。
白虎就像初入情场的少男少女,满脑子都是美好和幻想,智商被美好迷醉的,接近于零,因为他的先头部队已经追进了镇口,并没有抓获或者打死逃跑的哨兵小队,此时利策布阵的漏洞已经非常明显了,因为镇子里非常安静,利策的大军就驻扎在这里,如果利策的大军仍旧住在镇子里,就不应该这样安静,如果大军已经离开镇子,他们这次行动就失去了意义,因为部队前来不是为了消灭镇里的老百姓的。可是白虎并没有这样去想,还是一味地追赶,后续部队也不断地跟进,利策之所以没有下令攻击,他的目的不是消灭几个敌人,也不是把对方击败,因此必须等待白虎军队全部进入镇子里,这样埋伏在镇子外面的部队才可能把口袋口扎起来,达到全部歼灭白虎部队的目的。
战争就是这样,谁要是想取得胜利,就要比对方犯的错误少,在这一点上,白虎显然是不合格的。当他看不见被追击的小队,整支队伍都进入了和平镇,他似乎才感觉到不对劲,因为朝廷的大部队始终没有露面。就在这个时候,利策命令锣鼓齐鸣,发出了攻击命令,因为利策不会给白虎反思的时间了。随着锣鼓的响起,飞蝗一般的利箭,标枪从大路两边的树林中涌出,很多有易族的士兵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,就纷纷中箭了,有的死亡,有的受伤,这个时候白虎明白了,自己中了埋伏,就命令自己的亲兵卫队保护自己,指挥部队掉头往回冲,这个看似没有问题的命令,证明了白虎缺少实战经验,因为面对两面射出的弓弩,人逃跑的速度不可能比弓箭快,何况大路地面并不宽阔,白虎的部队都集中在大路上,队伍的形状是一字长蛇阵,这种阵型在宽阔的地带掉头没有问题,在狭窄的地带掉头就容易挤成一团,谁也动不了,还容易形**挤人的自相残杀,因此随着命令的下达,士兵转头逃跑,整个队伍没有了秩序,更多的士兵看见走大路逃跑不容易,就奔向了道路两边的原野,哪里看起来平坦宽阔,长满了杂草。只是他们不知道,这一切都在利策的计算之中,表面的平坦下面是已经挖好的一条条深沟,里面插满了竹签子,当士兵掉进沟里,就算不被竹签子扎死,也已经受了不轻的伤,如何还能够走出两米深的沟壑?因此一个时辰多一点,白虎的士兵就损失惨重。就在这个时候,利策第二道命令下达了,隐藏在树林里,灌木丛后面的士兵,早已经以逸待劳,蓄势待发,听见出击的命令,和出山的猛虎也就差不多了,而受到袭击惊吓的有易族士兵则几乎成为了绵羊,哪里还有抵抗能力,除了举手投降,就是顽抗被杀死。
葛鳩一马当先冲出树林之后,目标自然是白虎,因为他是这支部队的主帅,也是白矾的亲儿子,在重要的人质,因此葛鳩绝不会让他逃跑,当然,这也是利策的指令。白虎在城下看见过葛鳩大战白丁的场面,知道自己不是对手,想跑,面对四面八方的朝廷军队,无处可逃,想战又打不过,最后也只能剩下一条路:束手就擒了。这一仗下来,朝廷官兵几乎是零伤亡,有易族士兵死了千人,剩下的千人都成为了俘虏,按照当时的战争法则,这些人只能给官家和贵族做奴隶了,而且是最下等的苦力奴隶。
那么西线如何,在白丁指挥下的部队,开始攻势很猛,简直就是不要命,但是片刻之后就觉得不对了,因为他们看不见朝廷士兵,能够看见的,都是密密麻麻地弓箭,这五百弓弩手交替射击,杀伤力极大,有易族士兵根本就不可能靠近,看见势头不对,白丁命令停止攻击,希望镇子里打起来,出现混乱再出击,但是直到战争结束,他也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,只好不情愿地撤走了。
